實踐團教員董秋菊講課
董秋菊與學生課堂互動
學生上課討論
課程結束學生鼓掌
(通訊員:資慧 顏依婷)“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為促進教育與本土文化、地域特色緊密結合,讓更多學生擁有充足文化底氣和深厚文化自信,8月2日下午,我校數(shù)學與統(tǒng)計學院“師閃志風”暑期社會實踐團(以下簡稱“實踐團”)于沅陵二中開展特色鄉(xiāng)土課程教學。此次特色課程教學由實踐團教員董秋菊主講,高一年級一班、八班全體學生參與。
此次課程主要內容為介紹“千年古郡”沅陵的非遺傳承——沅陵龍舟、湘西辰州儺戲,悠久的人文歷史——龍興講寺、鳳凰山以及地域特色——碣灘茶。董秋菊首先向學生們提出三個與沅陵相關的人文歷史問題來引入課程,從而激起學生的好奇心。在課堂上,董秋菊引導學生回答問題,以歷史故事的形式為學生一一講解了課程的重點內容,并由此向學生們拓展了語文、歷史和地理等相關課程知識,真正做到教育與文化相互促進,教育發(fā)揚文化,文化奠基教育。
董秋菊是沅陵本地人,她說:“在設計課程時,我秉持著因地制宜的原則,將我們沅陵本地的歷史沿革、風俗民情、傳統(tǒng)文化等社會文化知識和氣候、植物、動物等自然文化知識與課程內容相結合。”鄉(xiāng)土特色課程是一種創(chuàng)新型的教學手段。它的開設不僅豐富了教學模式,還有助于地方文化的傳承,能夠增強青少年的民族自信和愛國情懷。
一審負責人:李彬智